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SILC科创】深度探究司法独立与股价崩盘风险——悉商学子寒假调研

创建时间:  2025/02/05  孙嘉婧   浏览次数:   

聚焦司法独立,探寻资本市场稳定性


引言


2025年1月,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司法独立与股价崩盘风险”寒假社会实践项目组在教师吴茂国、李玲的指导下,前往陕西省西安市和河南省郑州市,开展了一场关于司法独立对资本市场影响的深度调研活动。此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走访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及相关机构,探究司法独立性提升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机制,为我国司法改革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注: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

注: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


前期筹备:精心规划,夯实基础


在出发前,项目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成员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司法独立与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明确了研究方向与重点问题。同时,团队还收集了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及股价数据,为后续的实证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团队成员针对巡回法庭制度、司法独立性测度方法以及调研访谈技巧进行了多次培训,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在实践中高效完成任务。



实地调研:深入巡回法庭,探寻司法独立的经济效应


1月10日至1月20日,实践团队兵分两路前往陕西西安及河南郑州。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的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团队成员与法庭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巡回法庭的受案范围、审理流程以及审判独立性的保障机制。通过与法官和书记员的访谈,团队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包括涉及上市公司案件的判决书和审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这些资料为后续分析司法独立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


注:组员曹嘉尚在陕西西安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前


团队成员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的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同样收获颇丰。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巡回法庭在中部地区的运作情况,并与当地证监局、法律界专业人士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各方就司法独立对资本市场稳定的作用、企业治理结构优化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进一步丰富了团队的研究视角。


注:项目负责人胡博闻在河南郑州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正门前


数据分析:严谨论证,探索因果关系


在实地调研结束后,团队迅速投入到数据分析阶段。成员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等前沿计量经济学方法,结合实地调研获取的数据,对司法独立性提升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效应进行了严谨的实证检验。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安慰剂检验等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团队确保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此外,团队还对不同产权性质、市场化程度的企业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揭示了司法独立性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化影响机制。


实践感悟: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团队成员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司法独立对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深远意义。通过实地走访巡回法庭和与专业人士的交流,成员们对我国司法改革的成效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他们意识到,司法独立不仅是法律层面的追求,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团队成员表示将继续关注司法与经济的交叉领域,为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立足未来:为司法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


随着项目的推进,团队将基于研究结论撰写政策建议报告,从司法体系优化、公司治理完善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等多个维度提出具体建议。团队期望通过此次实践研究,为我国司法改革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司法独立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学工速递(第5期)

下一条:【SILC科创】探索以蜡染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让非遗“走出去”更要“走下去”